• 首页
  • 学习之窗
  • 科技天地
  • 晚晴园地
  • 科技老干部工作
  • 国际视野
  • 文化生活
  • 视听室
  1. 首页
  2. 科技天地

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新华社武汉6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2022-08-11

中国科协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 权威解读: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极大提升我国空间装备能力,同时可以引领空间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其重大突破点包括空间极大型天线机电热综合设计技术、航天器载荷平台一体化技术、超柔性空间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等。(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三、10大产业技术问题 1、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

2022-08-11

中国“复眼”重庆开建

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现在有了对它们的监测装置——"中国复眼"。 在重庆将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可实现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全面满足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同时满足我国行星科学研究前沿科技创新需求。

2022-08-11

C919大型客机六架试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月23日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公司)获悉,中国C919大型客机六架试飞机已圆满完成全部试飞任务,开始全力向取证冲锋。 据介绍,7月19日,在C919大型客机六架试飞机圆满完成全部试飞任务之际,C919大型客机试飞现场联合指挥部阎良战区在陕西渭南机场召开总结大会。

2022-08-11

解读问天实验舱:太空“功夫秀”、三式“定苍穹”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 24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冲云破雾,将问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简称:八院控制所)载人航天型号技术负责人王有波介绍,问天实验舱入轨后,会经历交会对接、实验舱对接转位等大动作,并会伴随柔性太阳翼二次展开、双自由度控制驱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多次姿态调整等动作,广袤太空即将上演一场"问天功夫秀"。

2022-08-11

人民日报:5.5G,为数字经济发展“修好桥、铺好路”

5G将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链要携手加快研制技术标准,推动相关产品及产业发展成熟,为超大带宽频谱的规划提供政策支持,为数字经济发展"修好桥、铺好路"。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要继承我国5G发展的成功经验,主动布局5.5G产业。"一是共同定义5.

2022-08-11

中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7月13日0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3星。至此,中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能力大大提升。 天链二号03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是中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三颗卫星。

2022-08-11

中国专家成功研发新型材料心脏瓣膜 使用寿命或延长一倍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心脏瓣膜病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其他各种病变,引起的心脏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发生功能上等的异常。 记者12日获悉,今后,中国瓣膜病的治疗进入"聚合物"(polymer)新时代。与传统的生物瓣膜相比,这种新型材料的心脏瓣膜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可达20-25年之久。

2022-08-11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33】太阳电池阵:“天宫”的“能量加油站”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根本离不开电,出差时没有移动电源,手机都不敢撒开了用。电能丰富的地面尚且如此,身在太空的"出差三人组",是如何实现充电自由的呢?要知道,那些飞行器的运转,可都需要电能供给。 答案藏在飞行器两边的巨型翅膀里。

2022-08-11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32】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照亮微观世界的结构奥秘

这里是北京雁栖湖畔的怀柔科学城。 群山环绕中,一个圆环状的大科学装置静静矗立其间。它是被公众亲切地称为"放大镜"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简称HEPS)。 提起光源,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灯泡的画面吧,于是把HEPS想象成一个"大型灯泡"。 其实不然。

2022-08-11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31】给秧苗“吃小灶”: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

以不同的光谱配方模拟阳光成为可能。 营养液代替泥土,无须担心虫害,不用喷洒农药……多种"黑科技"加持下,两个月就成熟的水稻一年能收获6茬。品质怎样呢?"实验已证明,这样种出来的水稻不仅周期短了,亩产有保证,品质也不错。"杨其长说。 不过,给水稻"吃小灶"、缩短它们生长周期的意义可不仅在于增加产量,在育种专家眼中,这座植物工厂正是绝佳的水稻育种加速器。

2022-08-11

潘云鹤院士获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7月16日上午,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66个获奖项目及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荣获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并颁授荣誉奖牌和100万元人民币奖金。

2022-08-11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第 /61页  跳转
友情链接: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中华养老网 健康报 上海关心下一代网 夕阳红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党建网 中科院 中国电子 中船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3楼
邮编:200235
电话:400-0086-695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50号
沪ICP备
14017396号-2
银发网手机
快捷方式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