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济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中原耳”。
[释文]
祖逖性格豁达,不拘小节,十四、五岁少年时期,尚未读诗书,他的几位兄长都很着急,然而他轻财好义,对人慷慨有节气,每去田间农舍,都代表兄长给贫困户以粮食布衣周济,乡里宗族很敬重他。后来他博览群书,往来京师,见到他的人说他有济世之才。二十四岁侨居阳平,科举未中。
他与掌管工程的刘琨均被聘为司州主簿(相当现今秘书之类的幕僚)。二人志趣相投,共被同眠,半夜鸡叫,祖逖用脚推醒刘琨,说:“到起床舞剑的时间了”。祖逖与刘琨都是青年,朝气蓬勃,互相鼓励说:“国难当头,英雄豪杰都起来了,我们二人应当于中原做一番事业啊!”
[点评]
古代没有计时钟表。要想定时早起舞剑晨练,夜半听鸡叫起床,是个好办法。刘琨与祖逖二人“闻鸡起舞”,坚持锻炼,为报效国家准备条件,精神可佳。
他们二人青年时期,同在一起工作,志同道合,成为好朋友,目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从而立下志愿,誓以振兴中原为己任。后来,他二人都成为两晋名将,都在中原地区,与入侵、割据势力,作艰苦的斗争,为国家的统一,民众的幸福,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青少年朋友们,当你们看到这段历史小故事时,有何感想?如果只有晨练计划,但坚持不下来,有时想睡个懒觉,不妨想一想“闻鸡起舞”,可能会大有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