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10%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开创了孔子学院走向世界的新纪元。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孔子学院大会,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名代表与会。2008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206所孔子学院。中央电视台栏目《百家讲坛》,一度掀起《论语》热,市面上,仅《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即行销150万册。
《论语》集孔子思想之大成
《论语》是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成于战国年代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之手。秦始皇横扫六国,焚书坑儒,《论语》原始版本已不可得。幸有山东地区流传下来的《齐论》、《鲁论》,及孔宅夹墙中的《古论》,经后人收集整理,才有今日之《论语》文本。唐宋以后,《论语》列为官定的十三经之一,并逐步成为科举取士的必修科目。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西周的统治已临近崩溃,诸候兼併,战乱不已。孔子希望改良政治,实施“仁政”。他说:“仁者,人也。”他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他说:“爱人”。概略地说出了他以人为本的博爱思想。孔子十分重视人格的自我修养,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主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贴近生活,自重自律,表里如一。孔子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观,注重因材施教,启发引导,不搞教条式的灌输。他一再强调,学与思结合,学与用结合,身教重于言教,尤其重视人格上潜移默化的力量。孔子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理论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政者,正也”。为政者必须从正己、正名开始。正己才能正人,名正才能言顺。《论语》中,有不少警句、格言、成语,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等等。字字珠玑,闪耀着人性和智慧的光辉。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奠基人。弟子三千,其中著名贤者七十二人。《论语》集孔子思想之大成,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是古代文明给后人留下的一份珍贵财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1997年起,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诵《论语》前七篇。他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需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
《论语》通读的美中不足
《论语》的产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距今二千五百年,造纸术和印刷术尚未发明,竹简刻字,绳索编连,一万五千九百一十八字的《论语》竹简,汗牛充栋,错漏、虫蛀、霉变,在所难免。且古文不分段落,没有标点符号,历家译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一些歧义,亦在情理之中。而《论语》流传至今,基本上均为通读本,虽朴质无华,然阅读费时吃力,显得有些美中不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排列无序。如第11?10章:“颜渊死,子哭之恸”,接下去的第12?1章,又说颜渊与孔子对话。颜渊岂能死而复生?
少数章节有明显错误。如:“惟上知与下愚不移”;“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均可跳过去不读。
有不少篇幅描述过于繁琐。如乡党第十,讲古代礼仪,具体到何种颜色,长短尺寸等细节。对于研究古代礼制的专家可能有用,对广大读者,似可无需研读。
为弥补通读中的美中不足,笔者尝试用选读法,取其精华,面向大众,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出新意。
选读的优势组合举例
选读法的空间比较开阔,其特点在于,可以优化组合。譬如桥牌游戏,在重新洗牌的基础上,舍弃一些零星分散的小牌、杂牌,把手上掌握的主、辅牌,作新的组合,使之更有利于发挥王牌的威力。
下面,举出一组章节,用选读法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认识上的发展变化。
《论语》第1?8章,孔子提出“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与品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论语》第19?3章,子夏弟子问子张交友之道。子张反问:“你老师子夏是怎么讲的?”子夏弟子答:“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这实际上,是“无友不如己者”的同义语。于是子张发表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如果拒绝你认为不如己的人为友,别人也可以拒绝他认为不如己的人为友,则交友的面越来越窄,并且也不符合贤者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一章节的叙述,反映了孔门弟子对交友之道,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孔子很注意这场讨论,并作了修正与总结,这就是著名的格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论语》第7?22章);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论语》第4?17章)。通过选读,把分散在《论语》不同章节的内容,归类排列在一起,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思想的演变,及认识提高过程。
选读法还可以优势互补,加深理解,现再举一组章节为例。
《论语》第15?30章,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对过错定义:不改的过错,才称之为过错。那末,改了的过错,算不算过错呢?子贡作了很形象而生动的回答。《论语》第19?21章,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有了过错,就要公开认错、改错,譬如日蚀、月蚀之后,日月光辉依旧。接下来,《论语》第19?8章,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从反面补充,进一步论证犯了错误,关键在态度。
在选读的组合章节中,还有一些可以触类旁通的事例,细心的读者,当可有所发现。
选读章节及其架构
《论语》20篇510章,经筛选重新组合为9篇195章。通读章节与选读章节之比为100:38.2。这一比值接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之为“黄金分割”的切入点。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称此一比值为0.618优选法,曾广泛应用于人体美学、建筑学、经济学、水稻选种等领域,并卓有成效。本文集选读章节恰逢此一比值,纯系巧合。
选读章节之分布为:教育篇31章,交友篇14章,修养篇36章,品德篇23章,人生篇17章,为政篇25章,智慧篇17章,礼乐篇18章,富贵篇14章,每一章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读原文。基本上按《论语》原章节文字排列,少数章节本着“去粗取精”原则,摘出论点,目的是压缩篇幅,节省读者时间,以适应现代生活节奏之需要。第二部分为原文释义。在参照有关版本注译的基础上,选用较为符合原意的注释,并尽可能通俗化、口语化。第三部分为学习笔记,系笔者在编撰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仅供参考。见识肤浅,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尚祈不吝赐教。
杨迥
2008年12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