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作者:管韵致
最近,一张在医院拍的照片火爆出圈,照片中的几位年轻人排排坐,用相同的器械吊着脖子,脑袋上还闪烁着红光。原来,这种“上吊式”的理疗项目是当代打工人的新潮流,被视为缓解颈椎病的“救命法宝”。
新潮流“吊脖子”是什么
“吊脖子”其实是医学上的“颈椎牵引”,从专业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以机械力作用在颈椎上,将头部与上身缓慢分离,减轻椎间盘及周围组织压力的疗法。
“吊脖子”将外力施加在头颈部,使颈椎间隙暂时增宽、椎间盘减压,促进神经和血管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它可以减轻椎间盘轻度突出引发的疼痛症状,有助于解决神经受压和血液循环问题。
“吊脖子”的原理就像是给脊柱“拔苗助长”,让椎间隙稍微打开,减轻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肌肉紧张、神经根受压等轻度颈椎病的患者,目的是缓解症状,让肌肉得以放松。不过,该疗法的使用力度、角度、时间等都有讲究,不能随便尝试,否则一旦过度拉伸,可能会对颈椎造成新损伤。
“吊脖子”能治疗颈椎病吗
首先要澄清,“吊脖子”不能治愈颈椎病,只是通过暂时“分离”颈椎缓解不适症状。它并非治疗所有颈椎病的“金手指”,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这种方法。
“吊脖子”主要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01 轻度颈椎间盘突出患者
当椎间盘的突出程度较轻,对周围神经压迫较小时,通过牵引可以起到减压作用,从而缓解疼痛。
02 颈部肌肉紧张患者
该类患者的颈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僵硬可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神经受压,而牵引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03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造成压迫,通过牵引可以暂时缓解压迫。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建议“吊脖子”,因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1.颈椎严重退变伴随骨结构畸形,一旦颈椎发生严重退变或畸形,颈椎间盘几乎没有弹性,盲目牵引可致增生的骨刺进一步损伤神经。
2.椎动脉压迫,有些患者椎动脉被压迫,盲目牵引可能导致血流不畅,诱发头晕甚至脑供血不足。
3.椎间盘脱垂或髓核游离,当椎间盘脱出量过大、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牵引可能会加重受压部位的病情。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需谨慎选择牵引疗法,以免因血压波动或血管受压引发其他症状。总之,“吊脖子”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可以居家“吊脖子”吗?
如今,“吊脖子”设备层出不穷,从专业的颈椎牵引床到家用的简单牵引器,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想在家自行操作。然而,医院和自家操作的区别很大,简单总结就是“安全”和“精准”。
医院“吊脖子”:更安全
医院常用的设备有颈椎牵引椅、牵引床等,配合电脑控制的张力,可以针对不同症状、体重和体型进行个性化调整;在医院使用专业牵引设备时,其力度、角度、牵引时间和频率都是经过精确调整的,同时操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进行调节;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可立即停止牵引。
家中“吊脖子”:风险较大
自行在家“吊脖子”主要依靠市场上出售的简易牵引器械,比如简易的颈椎牵引架、充气式颈托,甚至有人用毛巾挂在门把手上来拉伸。
这些自行“吊脖子”方法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 首先,在家中“吊脖子”时牵引姿势难以控制,许多人会随意找地方倚靠,导致拉伸角度不科学,长期错误使用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 其次,设备不能自动调节力度,尤其在使用拉伸力较大的器械时,患者很难把控合适的拉伸度,易造成肌肉拉伤,甚至可能对颈椎造成进一步压迫。
► 最后,牵引过程中缺乏医生观察,使用牵引时如有头晕、恶心、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患者难以判断继续与否。
为避免自行“吊脖子”可能引起的风险,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在家中使用牵引设备。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若出现颈肩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单5招保护颈椎健康
颈椎保健的原则是预防优先,“吊脖子”只是缓解症状的一种手段。其实,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颈椎保护和治疗方法,就可以保护颈椎健康。
调整坐姿
坐姿是影响颈椎健康的重要因素。首先保持头部正直,不长期低头看手机;对着电脑工作时,电脑屏幕应与视线齐平或略低5~10°;尽量在背部放置靠垫支撑,减少颈椎压力。
定期运动
颈部肌肉运动可以帮助增强颈椎支撑性。如“小乌龟缩脖子法”,即头部后缩,保持3秒再恢复,每天做10~15次;常做“点头、摇头”运动,不仅能放松颈部肌肉,还能增强颈椎灵活度。
拉伸与按摩
适度拉伸和按摩对缓解肌肉僵硬、放松颈部有帮助,特别是久坐后,站起来用右手轻轻按压左肩肌肉,再换边进行,或轻柔地拉伸肩颈肌肉,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即可。
合理使用枕头
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颈椎的自然曲度。合适的枕头应保持在肩膀宽度,让颈部和头部得到适当支撑。如果早晨醒来自觉颈椎不适,可以尝试调整枕头的高度或硬度。
物理治疗
症状较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可尝试物理治疗,比如热敷、超声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物理治疗不具侵入性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颈椎问题是现代人的常见病,治疗方法繁多,但不要盲目跟风。颈椎健康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养护,而非一时的“吊一吊”就能一劳永逸!
专家介绍
管韵致
骨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姜建元教授。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中国红十字救援队队员,上海市女子曲棍球队医疗官。主持市级体育医疗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诊疗擅长:从事各类骨科常见疾病诊治,专攻脊柱外科,尤其在脊柱外伤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