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提到护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各种刻意的养生方法,却忽略了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小习惯。
其实,真正有效的护心方式往往藏在日常里。下面这8个看似普通的行为,可能正在悄悄为你的心脏“续命”,快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1.早上醒来先“赖会床”
你有没有早上被闹钟惊醒后猛地坐起来的经历?这对心脏来说可能是“突袭”。
研究发现,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6~10点。因为这个时段人体血压会达到峰值,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突然起床,血管和心脏会承受额外压力。
正确做法:醒来后先躺3~5分钟,伸伸懒腰,再慢慢坐起,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2.不爱生气
“怒火攻心”真不是夸张。一项对近5万人的9年追踪研究发现,经常生气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3%,房颤和心衰风险分别上升16%和19%。
短暂的愤怒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舒张功能,就像给心脏“添堵”。而那些不爱为小事动怒的人,相当于给心脏上了一层保护罩。
小贴士:遇到烦心事时,试试“深呼吸倒计时”——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3次,情绪会平复很多。
3.睡觉戴耳塞
噪音对心脏的伤害,比你想象的更隐蔽。
这是因为噪音会激活人体压力系统,导致血压上升、血管炎症反应,长期下来会悄悄损害心脏。如果你住得吵、卧室隔音差,戴耳塞睡觉其实是在给心脏“减压”。
推荐:选择30~40分贝降噪量的耳塞,既能隔绝噪音,又不会影响正常起床。
4.定期量腰围
“肚子大”比“体重高”更伤心脏。《循环》杂志指出,即使整体不胖,腹部肥胖(内脏脂肪多)的人,心脏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还可能引发脂肪肝,进一步连累心血管。
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就需要警惕了。建议每周量一次腰围,比天天称体重更有意义。
5.周末睡个懒觉
熬夜后补觉不是“白费功夫”。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发现,工作日每天睡不够6小时的人,周末补觉2小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70%。
但要注意:补觉不是越多越好,超过2小时反而可能打乱生物钟。周末比平时多睡1~2小时,就是给心脏“充电”的最佳方式。
6.主动躲着二手烟
二手烟对心脏的伤害,几乎是主动吸烟的90%。即使短暂接触,也会让冠心病风险飙升。
那些闻到烟味就下意识屏住呼吸、赶紧走开的人,其实是在本能地保护心脏。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劝身边人戒烟。
7.爬楼梯
别小看爬楼梯的力量。北京大学研究显示,每天爬5层楼(约50阶)以上的人,(心绞痛、心梗、脑梗)风险降低20%。
爬楼梯时的短时负重,能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比健身房的椭圆机更贴近日常。
8.按时下班,拒绝“内卷”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每周工作≥55小时的人,中风风险增加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7%。不过度加班其实是在给心脏“减负”。毕竟,心脏经不起连轴转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