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碧柯文苑 文/摄影: 陈永宁
秋风习习,酷热不再。聚精会神拍摄珍奇七子花时,邻近的桂花树飘来淡淡的花香,令人好不惬意!
关于七子花的知识,主要受教于上海植物园的科普文章。据介绍,七子花种群因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以及任意砍伐变得数量稀少,例如原产地之一湖北兴山已经找不到野生的七子花,七子花因而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上海植物园20多年前种植了两棵七子花,地点位于桂花园。
七子花花序一角
七子花小花序特写
七子花,光听花名就非常吸引人,于是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看看七子花长什么样?桂花园不大,但笔者找了好几次才找到它们。因为它们已经长成高高的乔木,而我原先的想象中它们是灌木或小树。令我哭笑不得的是,这两棵七子花就长在路边,我来来回回从它们身边经过了不知有多少次,却视而不见。
总算面对面了,我仔细端详名列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的七子花:树干有点像紫薇的树干,只是没有那么光滑,树干上的树皮呈不规则开裂。七子花恰值花期,让我开心的是,正好有下垂的枝条,可以近距离观察花朵。我倒是要亲眼看看此花“何德,何能”,竟然可以担当得起树名的重任!
七子花已有三轮花蕾的塔状花序
蝴蝶与七子花
还真别说,第一次见到七子花,就被它们那精巧雅致的花型所惊到。我们常用“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和“人间罕见”来形容技艺高超的匠人和构思奇妙的设计师。实际上,人们之所以会使用这些形容词来赞美工匠和工程师,是因为我们早已被自然界的景物所折服。可不是吗?!瞧瞧!七子花花如其名,六朵花围住中间的一朵花,浑然天成,精美奇妙之极!
七子花与食蚜蝇
七子花宿存花萼变红
屏住气息,仔细观察,发现中间那朵“花”实际上是处于生殖生长期的茎尖,换言之是正在发育中的小花序。随着发育,小花序可以不断开花并再次形成6朵花围住一朵“花”的样子,多开几轮,小花序将变成一座小花塔。但生殖期茎尖不会无限生长,那么停止生长前的最后一轮可能就是6朵花围住一朵顶生花,真正的七子花!可惜树太高了,无法逐枝逐条去寻找真正的“七子花”。留个遗憾吧!以后再次观赏七子花时有个好由头。
可二次观赏的七子花
实地观赏过七子花,再次阅读植物园的科普文章,一个细节让我再次惊叹。根据植物园的科普文章介绍,七子花外围的花环实际上是由两个各具3朵花的小聚伞花序围成的。树下有被大风吹落的花序,捡起来细细察看:花环果然是由两个小花序组成。两个小花序不高不低,不偏不倚,间隔匀称,围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花环,大自然的造物水平确实让人惊叹!科普文章还特别介绍,花儿凋谢后,叶状副萼片宿存,并继续膨大,颜色转为紫红色,远远望去,好似一树红花,让七子花二次展示迷人风采。果然,深秋的七子花披红挂绿,俨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七子花特殊的花序和特别的花萼生长模式,使得七子花成为优良的园艺树种。希望大家爱护它、保护它,让它们早日成为公园里常见的观赏树木。
陈永宁,博士、中国驻外使馆科技外交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