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并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对于坚定理论自信,更好学习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持久的创造力
马克思主义发展是一个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见诸实践、实践深化认识,二者深度互动、相互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仅为认识真理开辟广阔道路,而且为推动实践拓展广阔空间,因而具有持久的创造力。
马克思、恩格斯紧紧围绕回答他们所在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以忠于真理、献身真理的理论勇气和崇高风范,以天才般的卓越智慧,经过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为人们继续探索真理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为人们进一步认识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引。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理论创造的科学路径。他们认为,社会规律隐藏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往往被繁芜丛杂的社会现象特别是意识形态所掩盖,只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产方式中才能找到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社会活动永无止境,隐藏其中的社会规律的作用永无止境,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也就永远不会完结。
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目的,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始终把指引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价值。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能够帮助人们明确实践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实践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防止和克服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通过掌握群众,赋予实践主体强大的实践能力和潜力,源源不断激发实践主体的创造活力,不断拓展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立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概括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和“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此外,还积累了理论创新的丰富经验,包括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深刻洞察时代发展趋势;敢于突破陈规,打破思维定势,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寻找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注重以史为鉴,深入探究治乱兴衰、执政成败、大国沉浮的根源;善于集思广益,及时发现和提炼基层群众创新创造,在发扬党内民主中采撷思想火花;等等。以此为遵循,就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化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形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战略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以及一系列思路举措,使中国式现代化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崭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此为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