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七大生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

银发网 2025-09-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并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对于坚定理论自信,更好学习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强劲的吸纳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总是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满腔的热忱对待新生事物,不断用最新的知识、经验、发明创造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因而具有强劲的吸纳力。

  

  马克思主义是在深入研究、借鉴吸收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所具有的包容性前所未有。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拥有的渊博学识就得到同时代人的高度赞扬。德国哲学家赫斯曾这样评价马克思,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个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马克思光写作《资本论》,就翻阅研究了1500多本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并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使科学理论深深植根于各国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历史进程中。《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工农联盟、不断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等重要思想。巴黎公社一成立,马克思就开始搜集和研究公社活动的各种材料。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三天,马克思就发表了《法兰西内战》,深刻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阐明了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认识新成果、社会发展新趋势高度敏感,以极大的兴致密切跟踪、洞幽察微,从中获得新的理论创见。当股份制刚出现时,马克思就敏锐地观察到“在工业上运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并且认为“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导向共产主义的)”,是资本再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的“过渡点”。在摩尔根发表《古代社会》之后,马克思高度评价、潜心研读,做了详细摘录,写下大量批注和分析。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笔记和摘要,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写就《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完善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恩格斯在充分吸收和利用“有机体细胞结构”学说、“能量守恒及转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等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写出《自然辩证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领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开放姿态,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这一重要思想贯通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先后4次专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还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重要场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其他领域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都对马克思主义在相关领域的思想精髓进行了深入阐述。

  

  这一重要思想贯通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等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慎微慎独、迁善改过、推己及人、重诺守信、抑恶扬善、扶危济困等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万物之源等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言简意赅、意深辞雄、凝练晓畅、质文兼备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情怀。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演讲中经常能够看到引用古代文化典籍的名言佳句、成语典故,读起来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这一重要思想在同其他各国文明的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中,展现出宽阔的胸怀。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国访问、国际交流等活动中对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充分赞赏。

  

  这一重要思想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尤为关注,目的就是要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数字经济、基础研究、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等主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仅关于人工智能这个主题就分别于2018年和2025年两次进行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