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本年度的巴克利奖。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
科技日报深圳9月24日电 (记者都芃)9月的深圳大鹏湾畔,海风吹拂,一场属于科学家的荣耀盛典在这里举行。9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在深圳举行。48位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与嘉奖。
科技日报上海9月10日电 (记者刘垠 王春)10日,以"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为主题的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宾国巴西总统卢拉分别向论坛致贺信。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开幕式上,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宣读卢拉总统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作主旨演讲。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昨天,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简称"顶科协奖")在沪揭晓,"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和"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项大奖由5位科学家分享。作为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顶科协奖单项奖奖金为1000万元。本届各单项奖奖金将由各位获奖者均分。
据瑞士巴塞尔大学官网20日报道,该校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的科学家借助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了290个新的蛋白质家族和一个类似花朵形状的新蛋白质折叠。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 在过去几年里,"阿尔法折叠"彻底改变了蛋白质科学。这种人工智能工具利用科学家在过去50多年收集的蛋白质数据进行训练,能够高精度预测蛋白质的3D形状,去年对2.
《科技日报》张佳欣 8月23日,两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宣告:科学家组装了人类Y染色体的第一个完整序列,补齐了人类基因组这部"生命天书"。多年以来,"生命天书"初稿被科学家反复打磨、拾遗补阙。等待了20多年后,Y染色体的完整"章节"姗姗来迟。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有关遗传、生育、疾病、进化的诸多密码有望被一一破解。 好消息传来。
本报讯(记者沈湫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昨天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五位(与苏州合并为同一科技集群),较去年上升一位。这也是上海首次跻身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五名。 全球创新指数(GII)由WIPO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已成为国际上衡量创新和知识产权水平的权威基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昨天,2023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一批研究成果。其中,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调查形成的《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报告显示,新加坡、深圳、波士顿、上海、纽约位列全球教育、科技、人才综合发展的"理想之城"前五位。
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迎来关键节点。首批国产大模型产品昨天获批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服务,其中上海3家、北京5家率先上线,这意味着国产大模型从上一阶段的"出生潮"向新一阶段的"应用潮"迈出重要一步。 大模型"飞入寻常百姓家",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对国产大模型企业又意味着什么?
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看,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91%持续提高到2022年的2.54%,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我国2.54%的投入强度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问:基础研究经费在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中占比几何? 答: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23.
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群体突破、交叉融合,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说,目前,我国已形成体系较完整、规模体量庞大、创新活跃的计算产业,2022年计算产业规模达2.6万亿元,近六年累计出货超过2091万台通用服务器,82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计算产业核心能力持续提升。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张蕾从20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获悉:202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59种期刊(涉及178个学科)刊发的论文总数为54002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