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期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封面是少见的“达尔文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中文名“长距彗星兰”),整个封面设计清新、淡雅,仿佛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达尔文兰”曾经亮相2020年上海辰山植物园“奇幻兰花之旅·第五届上海国际兰展”,我拍过多幅图片。
网上说,蜘蛛抱蛋是一种难得一见的奇花,我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植物有节肢动物的名字,对这种花更是充满了期待。 蜘蛛抱蛋花(一叶兰) 在草药园看到植株时,大吃一惊,原来就是常见的一叶兰,就是那种叶子长得像包粽子的箬叶的植物。据说叶子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广泛种植在公共场所和作为观叶植物摆放在写字楼和民居厅堂。
去参观2025年辰山植物园蛇年花展,植物园辰花路1号门大厅中陈列着的各色牡丹,特别明艳动人。 通常每年4月才绽开的牡丹,在此,1月底就被人为催开了。冬日里,见到盛开的艳丽暖色的牡丹,骤然平添了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既养眼,又养心。 寒冬中的植物园内,只要你有心,不难发现一些别样的美景。
对于软木做成的产品,相信大多数人都见过,最常见的是葡萄酒酒瓶的瓶塞。如果稍加留意,还会发现很多用软木做成的商品,例如用软木压制做成的明信片,是葡萄牙街头巷尾常见的旅游纪念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软木橡树是南欧国家重要的经济树木,但现代高分子科技差点让软木瓶塞退出葡萄酒市场,因为高分子材料做成的葡萄酒瓶塞便宜多了。
在中国,上海承担着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这五个中心是上海在全球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名片。同时,上海也是一座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居民有一些基本知识是需要知晓的。你知道上海朔源之根、海派文化之源、上海地理之心、上海建筑之巅和上海苏河之头在何处吗?
在孩童时,我就听说抗日战争初期父亲汤蠡舟在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第三大队大队长驻守江西期间,曾去过新四军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总部。我还见到过新四军总部首长送给父亲的纪念品,一面缴获的日本军旗,旗上有新四军总部首长的诸多签名。 汤蠡舟先生(1896-1957) 1957年10月,父亲去世。
下午时分,太阳西照。上海西部松江申园高楼层东面的阳台上,可以依稀眺望到远在浦东陆家嘴的上海中心,视野几乎横向穿越了上海市区。从南边降落于虹桥机场的飞机会从上海中心的画面中经过,这架东航飞机起落架此时已经放下。孙辈们拍摄了图片,我用AI软件加工修图。原照片中加上白云朵朵,似乎更有画面感。
2025年辰山植物园蛇年花展,中国传统文化亮眼,主打高山杜鹃和气生洋兰,伴有吉祥蛇、中国结、红灯笼。假期已过,游客稀少,温室里色彩斑斓,氛围宁静优雅,慢悠悠,赏花来。 据悉,上海辰山植物园“金蛇闹春,‘植’等你来” 迎春花展,共设置金蛇闹春、丹映春晓、画屏点春、满亭春芳四大展区。本次花展于1月27日开幕,截止至2月16日。 (汤章城,植物生理学家。
地球表面的70%左右是水面,生物体重量的90%左右是水重。水体是柔软的,洪水却是凶猛的,洪峰更是锐不可挡的。在地球数以百万年计的长久演变过程中,在地表,水的不间断的流动和冲击刻画出无数美妙的线条和图案,雕塑出无数奇特的造型和场景。生命之源的水的神功和魅力成就了许许多多旅游的打卡热点,让游人趋之若鹜、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蛇年春节将至,蜡梅花开就好像是特意给蛇年新春准备的一份温暖的礼物。蜡梅飘香既是对寒冬的告别,也是对春天的预报和迎接,让我们在这美好寓意中,喜迎金蛇新春。
前几年宅家期间,退休科技工作者汤章城偶然发现书房北窗远处高大而挺拔的水杉树上有个鹊巢,出于专业(生命科学)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对鹊巢行为连续观察了三年。室内就能观察,给了他极大的方便,在一段时间内,无论刮风下雨,几乎每天清晨和下午定时拍照,积累了数以百计喜鹊生动的照片,直观地记录了一对喜鹊有趣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周期。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1周年。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万苦、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使饱受压迫奴役的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从此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如今,在中华复兴的征途上,我们格外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